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筱燕[1] 

机构地区:[1]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公司梅州市分行

出  处:《财会通讯(上)》2009年第10期21-22,共2页Communication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摘  要:从会计信息生产、执行角度出发,可将会计信息失真系统地分类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这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判定提供了有效途径。由此分析,会计信息失真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客观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其责任人实际上并无该行为的主观愿望,一般得不到经济利益。而主观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因其本身不会创造财富,而是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使社会财富按有利于行为人的方式在各利益集团之间再分配。这种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称为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既有“人”的欲望因素,也有会计制度本身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关 键 词:会计信息失真 主观愿望 行为性失真 治理 会计信息生产 社会环境因素 经济利益 社会财富 

分 类 号:F233[经济管理—会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