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繁殖状态对控制发情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雄贵[1] 燕海峰[1] 邓缘[1] 李剑波[1] 李昊帮[1] 龚泽修[2] 

机构地区:[1]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长沙410131 [2]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出  处:《中国草食动物》2009年第5期18-20,共3页China Herbivores

基  金:国家级项目(财农[2007]217);长沙市留学人员创业基金专项([2008]31);湖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7WK3028);畜禽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2005DKA21101)

摘  要:选择262头湘西黄牛和杂交黄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PG法(方法Ⅰ)、PG+FSH法(方法Ⅱ)、PG+PMSG法(方法Ⅲ)、PMSG法(方法Ⅳ)进行控制发情处理。结果表明:方法Ⅰ、Ⅱ、Ⅲ和Ⅳ的发情率分别为52.6%、48.0%、56.6%和32.1%。从不同繁殖状态分析,产后2~5个月的母牛和产后有发情史的母牛控制发情处理效果最好,发情率分别达61.7%和72.3%,与其他繁殖状态下的发情率有显著差异。杂交黄牛的发情率比湘西黄牛稍高,但无显著差异。综合各种因素分析:产后2~5个月的母牛和产后有发情史的母牛应用PG法进行同期发情的效果最好。

关 键 词:湘西黄牛 同期发情 繁殖状态 

分 类 号:S823.35[农业科学—畜牧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