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晓钎[1,2] 沈德诚[1,2] 孙同哲[1,2] 白金芬[1,2] 黄丽华[1,2] 佘鸣[1,2] 山芝芳[1,2] 李洪钊[1,2] 张金香[1,2] 刘俊霞[1,2] 郭桂庆[1,2] 周立[1,2]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 [2]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出 处:《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351-356,共6页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Sinicae
基 金:天津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目的制备CD3/CD19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BsAb)并研究其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杂交-杂交瘤技术制备BsAb,以双亚类ELISA和细胞结合试验确证BsAb的存在,再用51Cr释放试验证实BsAb的再导向细胞毒效应。结果获得3株CD3/CD19四源杂交瘤细胞,其中1株已成为稳定分泌CD3/CD19BsAb的四源杂交瘤细胞株。细胞毒试验表明CD3/CD19BsAb上清、CD3/CD19纯化抗体以及CD3/CD19化学交联BsAb都能增强CD3激活杀伤细胞(CD3AK细胞)对Nalm-6靶细胞的杀伤作用(P<0.05~0.001)。结论CD3/CD19BsAb具有显著的再导向激活T细胞杀伤特异肿瘤靶细胞的功能,提示该BsAb有临床应用的潜在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