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骨显像在军训人员应力性骨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翼[1] 彭艳梅[1] 洪愉[1] 马黎明[1] 杨洪文[1] 宋武战[1] 周平[1] 王光琳[1] 黄昊[1] 

机构地区:[1]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核医学科,650032

出  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年第10期991-992,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基  金:基金项目:全军“十一五”科研基金课题资助(06Q036)

摘  要:应力性骨折是军事训练、运动员训练中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报道不一,美国海军陆战队新兵发病率为2.9%,以色列新兵高达31%。国内报道新兵应力性骨折发病率为9.5%~16.9%,个别报道甚至高达32.5%。与暴力引起的急性骨折不同,应力性骨折是反复作用的阈下损伤积累的结果,特征为骨破坏与骨修复同时进行,发病初期往往不影响肢体运动功能,易被忽视,误诊率较高。X线片是诊断应力性骨折的首选方法,但由于应力性骨折在症状出现后3~4周才能显示骨痂形成,早期X线表现为正常或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变薄、边缘模糊等,因此常常被忽视。

关 键 词:应力性骨折 早期诊断 核素骨显像 军训 肢体运动功能 早期X线表现 军事训练 海军陆战队 

分 类 号:R686[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