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原土壤的变化  被引量:3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良梧[1] 周建民[1] 刘多森[1] I.V.Ivanov V.A.Gemkin V.Y.Prikod’ko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2]InstituteofSoilScienceandPhotosynthesisRSA,puschino142292

出  处:《土壤》1998年第5期225-229,共5页Soil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671037

摘  要:以半干旱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土壤类型──具有过渡特性的、质地较砂、肥力一般的粟钙土为代表,从轻度放牧疏林草地、轻度放牧草地和重度放牧草地,以及耕地的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角度,阐明了草原土壤的变化。进而指出,在干旱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背景下,人为的滥垦和不合理的管理,以及过度放牧是引起土壤紧实度增加,土壤蚀沙化和土壤养分丧失的主导因素。

关 键 词:农牧交错带 栗钙土 土壤变化 草原土壤 

分 类 号:S812.2[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