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严旭[1] 马慎谨[2] 李博[1] 江峰[1] 陈政[1] 段俊[1] 邵擎东[1]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骨科,上海200052 [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
出 处:《中国医药》2009年第11期888-889,共2页China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膝关节压痛部位与针对性治疗关系及效果。方法对我院骨科镇痛门诊436例慢性膝关节痛患者(共490侧患肢)进行膝关节压痛部位统计,并针对不同压痛部及其提示不同致病机理进行针对性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90侧患肢按8种压痛部位分布共593个压痛部位,以髌骨下,胫内侧关节间隙及副韧带附着点所占比例最高,分别约占疼痛肢体的32.2%(158侧)、22.4%(110侧)、31.6%(155侧)。单纯药物治疗208侧,采用封闭治疗259侧,手术23侧。手术病例中髌下脂肪垫松解手术5侧,关节镜手术18侧。490侧患肢治疗前疼痛分级Ⅰ级178侧,Ⅱ级280侧,Ⅲ级32侧;治疗后0级203侧,Ⅰ级232侧,Ⅱ级52侧,Ⅲ级3侧。功能治疗前0级37侧,Ⅰ级195侧,Ⅱ级247侧,Ⅲ级11侧,治疗后0级198侧,Ⅰ级228侧,Ⅱ级57侧,Ⅲ级7侧。治疗后总体疼痛缓解203侧,改善281侧,有效率98.8%,453侧功能障碍患肢治疗后改善387侧,总体有效率85.4%,治疗后疼痛及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慢性膝关节疼痛不同的压痛部位常提示不同的致痛因素,对不同压痛部位进行病因分析并针对性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