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芯片推动“大”通信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玲娟 

出  处:《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第9期75-75,共1页Chinese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摘  要: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清华大学曾烈光教授提出了两大技术极性另判法PCM编码技术和模型法码速调整技术。前者很好地解决了国际上PCM编码小信号信哚比技术难题.被运用于我国PCM终端机产业后者顺利解决了国际上建议研究解决的减小正/零/负码速调整抖动问题.并成功运用于我国数字微波接力军事通信系统.而他也作为该项目第一完成人荣获198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关 键 词:军事通信系统 PCM编码 编码技术 芯片 码速调整 清华大学 技术发明 数字微波 

分 类 号:F62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426.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