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型衰退理论假说及其对中国宏观调控的启示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尹中立[1] 桑晓靖[2]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2]宝鸡文理学院

出  处:《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9期53-56,共4页Economic Perspectives

摘  要:"资产负债表衰退"假说认为,当出现资产(主要是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私人部门的经济行为目标会发生重大变化,由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变成追求债务最小化,企业或个人会把新增加收益的大部分用于还债而不是用于再投资,信贷需求陷入停滞或减少,中央银行刺激信贷的政策操作会失效,经济出现恶性循环。直到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修复正常,经济运行才恢复到正常状态。该理论假说能很好地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及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的衰退。根据该分析思路,中国在2003至2005年期间也出现过小规模的资产负债表型衰退,但仅仅局限于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全局影响甚小。我国2009年初的信贷高速增长有可能会导致资产负债表型衰退,应该引起决策层的高度关注。

关 键 词:资产负债表型衰退 资产泡沫 次贷危机 

分 类 号:F231.1[经济管理—会计学] F123[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