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一号,100024 [2]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410076
出 处:《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第3期168-172,共5页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摘 要:中国形象在当代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小说中频频亮相。她的中国形象书写,在体现历史真实性的同时,也体现了作家创作的文学虚构性。这种真实和虚构相互作用从而萌发一种文学张力,增添了文本的吸引力,也展现了一种高超的创作艺术。本文从伊瑟尔的文学虚构理论出发,通过分析乐府《木兰诗》和汤亭亭《女勇士》中的第二章《白虎山学道》中两种木兰形象同为传统和叛逆的矛盾集合体的本质特征,试图从文学张力出发来探讨中西木兰形象的异同,从而发现汤版木兰是中国木兰形象的意义升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