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痕迹揭示马鞍山遗址晚更新世末人类肉食行为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乐[1,2,3] 王春雪[1,2] 张双权[1,2] 高星[1,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2]中国科学院人类演化与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44 [3]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出  处:《科学通报》2009年第19期2871-2878,共8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6CB806400);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编号:093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602006;4067211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资助

摘  要:运用动物考古学方法对马鞍山遗址出土的第Ⅱ等级动物长骨进行了切割痕迹研究.对切割痕迹的确认、定位以及出现频率的计算显示,马鞍山遗址第Ⅱ等级动物长骨骨干表面的切割痕迹分布特征如下:(1)下文化层切割痕迹出现频率明显高于上文化层;(2)下文化层上部肢骨的切割痕迹出现频率最高,中部肢骨其次,下部肢骨最低;(3)上文化层长骨骨干切割痕迹的出现频率及分布特征不及下文化层规律.与西方的实验数据对比表明,下文化层的数据点均分布在Dominguez-Rodrigo实验数据的95%置信区间内,而且上、中、下部肢骨的切割痕迹出现频率与实验数据相似;上文化层数据点的位置则相对较低,肱骨、股骨和桡骨的数据点均落在区间外,而且上、中、下部肢骨的切割痕迹出现频率与实验数据相差较大.据此推测,在下文化层堆积时期马鞍山远古人类用石制品对第Ⅱ等级动物腿部肌肉开发较上文化层堆积时期彻底,参照骨骼表面碳化痕迹的研究,推测这可能与晚更新世末期远古人类烧烤行为的变化有关.

关 键 词:切割痕迹 长骨 马鞍山遗址 晚更新世末期 动物考古学 

分 类 号:Q981[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34.63[生物学—人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