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an术后血栓形成机制及抗凝策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萍[1] 孙善权[1] 夏园生[1] 庄建[2] 

机构地区:[1]广州市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广东510120 [2]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

出  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9年第5期359-36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摘  要:Fontan术,即引导体静脉血直接进入肺动脉,降低单一心室的容量负荷,提高体循环氧合浓度的多种术式的总称,该手术经多次改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只有一个功能心室而无法进行双心室修补的多种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体静脉与肺动脉之间的压力差,引导腔静脉绕开功能性右心室直接进入肺循环并回流至左心室,从而使静脉血和动脉血分开、静脉血流至肺进行氧合。随着改良Fontan手术的应用,术后早期病死率降低,

关 键 词:FONTAN术 血栓形成机制 改良FONTAN手术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抗凝 体静脉血 单一心室 早期病死率 

分 类 号:R686[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