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詹艾斌[1]
出 处:《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73-77,共5页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基 金: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现代性价值的诉求:从主体性文论到主体间性文论"(项目号:06WX2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当前的中国,深化主体性问题研究意义深远。近代确立起来的主体性原则遭受到西方多样的后现代理论的共同批判。然而,后现代主义者内部也出现了主体性的理论重建倾向;这固然存在局限,但因其讨论问题的现实针对性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开拓性而无可置疑地具有突出的思想意义。主体性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它不可消解。基于后现代语境中主体性批判及其理论重建的复杂思想事实的存在,学界完全有必要结合新时期以来主体性在中国思想文化中的命运对它进行当下反思,并致力于主体的新质形态和主体性的新形式的探索性思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