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芋疫病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汉荣[1] 方丽[1] 茹水江[1] 任海英[1] 

机构地区:[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出  处:《中国蔬菜》2009年第21期21-22,I0003,共3页China Vegetables

基  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A6B06);浙江省"十五"重点项目(011102182)

摘  要:槟榔芋属天南星科芋属球茎用变种(ColocosiaesculentaL.vat.cormo$125Chang)魁芋类型,原产于广西、广东、福建等地。槟榔芋块茎呈圆柱形或椭圆形,长30~40cm,直径12~15cm,外皮粗糙,表皮薄、棕黄色至棕红色,剖而观之,芋肉乳白色带紫红色呈槟榔花纹,肉质细腻,煮熟后粉细松软,香味浓郁,故又名香芋。在槟榔芋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种类繁多,其中槟榔芋疫病即是最主要的一种,又称芋瘟。该病广泛分布于槟榔芋产区,且发生普遍,高温多雨潮湿的季节适于该病的发生流行,其病株率一般为20%~45%,严重的达100%,病叶率一般为20%~35%,严重的达95%以上,常引起大量叶片干枯,以至植株枯死,造成槟榔芋的产量和品质下降。

关 键 词:槟榔芋 芋疫病 防治 识别 病虫害种类 天南星科 生产过程 发生流行 

分 类 号:S436.32[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