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自力[1] 张礼卿[2] 贺力平[3] 魏加宁[4] 苑德军[5] 潘文星 温彬[7] 余维彬[8] 张春子[9] 赵庆明[10,11] 栗志刚 江瑞平[13] 欧明刚[14]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 [2]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3]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 [5]中国银河证券公司 [6]财政部国际司对外关系二处 [7]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 [8]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 [9]中信银行规划发展部 [10]中国建设银行 [11]中国投资学会秘书处 [12]北京市人民政府金融局 [13]外交学院 [14]外交学院国际金融系
出 处:《银行家》2009年第11期10-15,共6页The Chinese Banker
摘 要:9月25日,当G20金融峰会正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的时候,部分国际金融学者聚集外交学院,讨论了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体系以及中国如何应对的话题。虽然随后发布的G20金融峰会公报和后来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年会对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提高新兴国家在IMF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投票权和发言权等作出了承诺,但应当看到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危机后,国际金融格局如何变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将如何进行,中国如何有效地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这些战略性议题也将是需要长期思考的。会议由本刊副主编,外交学院国际金融系主任欧明刚主持,外交学院院长助理江瑞平教授作了总结并致谢。下面将学者的主要观点摘要整理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整理稿未经本人审阅,学者本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所在单位也并不必然代表本刊观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