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隔核毁损戒毒术不同毁损方法对疗效的影响(附74例报告)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学廉[1] 常崇旺[1] 李楠[1] 耿宁[1] 马久红[1] 吴鹤鸣[1] 方伟[1] 高国栋[1] 

机构地区:[1]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西安710038

出  处:《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年第11期687-689,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基  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对已有防复吸疗法的临床再评估>的子课题(编号:2007BAI07B03)

摘  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伏隔核毁损术戒除海洛因依赖不同毁损方法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海洛因依赖患者74例,伏隔核毁损灶初始靶点坐标值:x:(±5.0)-(±6.5)mm,y:17-22mm,z:(-6.0)-(-8.0)mm,随机采用A、B、C、D4种毁损方法中的一种制作毁损灶。A、B、C3组的毁损灶总体积相同,而位置不同,A组沿伏隔核内外方向扩大毁损灶,B组沿伏隔核前后方向扩大毁损灶,C组沿伏隔核内外及前后方向均扩大毁损灶;C、D两组的毁损灶位置相同,而体积不同,D组总体积大于C组。随访期4年,调查是否复吸,是否出现与毁损核团功能相关的特异性并发症。结果总体未复吸率56.8%。经2检验4组未复吸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未复吸率(78.9%)大于A组(31.3%)及B组(31.6%),经2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而C、D组(80.0%)间未复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特异并发症发生率24.3%(18/74)。经2检验4组特异性并发症发生率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12.5%,2/16)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21.1%,4/19)、C组(26.3%,5/19)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35.0%,7/20)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立体定向伏隔核毁损术是戒除海洛因依赖的有效手段之一。毁损灶位于伏隔核中后1/3部,沿内外及前后方向均扩大毁损灶,疗效最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C组毁损方法最佳。

关 键 词:立体定向手术伏隔核海洛因精神心理依赖 

分 类 号:R651.11[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