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凤亮[1]
出 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12-17,共6页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批准号:06CZW003);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批准号:10109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批准号:科技函〔2007〕70号)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另类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和主旋律电影等中国电影的主要类型走向各异,形成此消彼长的态势,独立电影和商业电影成为其中发展较快的类型。中国独立电影的快速发展有其历史契机与特殊语境。跨国文化资本运作下产生的中国独立电影,其"独立性"是相对的。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种资本通过多种渠道进入中国独立电影的制作,投资渠道的多元化正日益影响独立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向。底层视角将继续成为独立纪录片的重要特征,并可能产生新的流向。中国电影消费的特殊情境形成了盗版消费现象;盗版消费既涉及到法律道德问题、消费习惯问题,还涉及到全球影像工业的一体化对国内价格的影响问题,它已成为海内外关于中国电影产业化的重要议题之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