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社会建构、再生产及应对:中国农村发展30年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泽泉[1] 许新[1]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社会学系

出  处:《学术研究》2009年第11期44-49,共6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调整农民工政策的社会影响评估研究"(07CSH0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研究"(07ASH01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贫困问题表明,现代化的发展困境、制度或国家政策的政治性干预、社区贫困文化的再生产、教育的实践逻辑等构成了农村贫困的根源,而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全球化与经济危机、土地制度与政策调整、过分的财政依赖和现代化的意外后果带来了农村贫困的再生产。事实发现,重视穷人的主体性参与、增加和完善对穷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改变国家强制性干预发展的逻辑和未来战略的重新定位等能有效应对贫困问题。

关 键 词:农村贫困 贫困根源 贫困再生产 应对策略 

分 类 号:F320[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