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蛋白在小儿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苏林[1] 许春娣[1] 王歆琼[1] 姚炜炯[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025

出  处:《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第23期42-43,共2页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摘  要:目的炎症性肠病(IBD)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IBD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仅有消化道症状,还可有肠道外表现。由于缺乏特异性指标,IBD的诊断只能是排除性,不仅容易误诊,且评估疾病的活动性也有一定困难。为此作者探讨检测IBD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并评价其对IBD的诊断意义。方法患儿于确诊IBD后次日晨空腹采血,前白蛋白定量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使用Beckman Array 360 System全自动微量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测定。正规治疗2个月后复查前白蛋白指标作为对照。结果治疗前的前白蛋白明显下降,经过正规治疗,病情逐渐缓解,前白蛋白的含量也逐渐上升,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IBD是一种与感染密切相关的疾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动态监测,并结合临床,这样就更有助于观察患儿疾病的演变和药物的疗效。

关 键 词:炎症性肠病 前白蛋白 感染 

分 类 号:R725.7[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