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国际政治系
出 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6期148-154,共7页Comparative Economic & Social Systems
基 金:对外经贸大学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WTO框架下的劳动力跨国流动与中国劳动力资源国际竞争战略研究”(项目编号:73300025);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新时期北京市流动人口政治管理研究”(项目编号:08BeKD05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国际人才流动可分为直接性生产人才、专业人才、社会科学及文化人才。收入差距、个人价值追求、国家发展需求、技术革新、产业聚集化、语言与文化适应性、移民政策等因素促进了国际人才流动,但同时也使国际人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际社会应共同构建规范性的国际人才流动秩序,保障经济全球化下国际人才的良性流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23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