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耐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新云[1] 卓超[2] 陈斯韵[1] 

机构地区:[1]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510120 [2]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东广州510120

出  处:《今日药学》2009年第11期6-8,共3页Pharmacy Today

摘  要: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最严重的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病原菌之一,生物被膜(Biofilm,BF)多黏附在生物材料和植入的各种导管,以及牙龈、支气管、尿道等人体组织表面,它的形成使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不断上升,致使慢性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且难以控制,给治疗增加更大的难度。生物被膜通过营养限制、抗生素渗透障碍和免疫逃逸等机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密度感应系统(quorum-sensing systems,QS)作为一种细胞信号传递方式,在基因水平上参与到生物被膜内细菌基因的表达,调节生物被膜内细菌的分化成熟,从而影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大环内酯类因作用于生物被膜,使得失去被膜保护的细菌易被抗生素杀灭。临床上被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的主要药物,此外,中药有效成分联用抗生素,干扰密度感应系统也为治疗生物被膜病提供了新思路。

关 键 词: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耐药性 

分 类 号:R978[医药卫生—药品]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