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副牛痘的防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关德键 单淑兰 赵有库 王淑荣 

机构地区:[1]黑龙江格球山农场兽医院,164154

出  处:《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1998年第9期20-20,共1页

摘  要:副牛痘又称伪牛痘,为人畜共患疾病,病原为副牛痘病毒。我场已基本控制了此病,现将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1.症状 病初患牛食欲稍有下降,产奶量变化不大,主要表现在乳头皮肤上出现微红色如小米粒、高梁粒大小、数量不等手感热硬突出皮肤表面的丘疹。经过2~3天后形成黄豆大小圆形或卵圆形,中间有一小白疱,疱内含少量粘性液体,继而形成脓点破溃结痂。有时数个丘疹集中在一起破溃后形成较大面积溃疡面,加之牛栏不洁,易继发感染而形成更大的溃疡面,此时患牛往往体温升高,食欲不振。

关 键 词:奶牛 副牛痘 防治 

分 类 号:S858.232.5[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