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区安居环境评价技术体系初探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炜[1] 杨矫[1] 

机构地区:[1]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出  处:《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第6期168-170,共3页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08191)

摘  要: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时空高度压缩的背景下,缺乏适合灾区的建成环境评价技术,难以支撑灾后重建反馈机制,难以理性判断安居建设成效。灾区地域环境庞大复杂,已有的建成环境评价技术体系在较大范围数据采集方面存在方法论的瓶颈,其评价因子等关键技术环节也难适宜。本文致力于探索灾后重建安居环境评价技术体系框架,试图探索能够结合质化和量化、群体和个案、横向和纵向的多元研究方法,能够正确反映灾害特征变量,并对震灾建成环境评价因子建构,以及相关测评环节有更新的技术体系。在该体系下进行一定量的典型安居环境评价,加以横向比较和整合,可形成一套既反映民情、又有一定科学性的评价成果。

关 键 词:汶川地震 灾后重建 建成环境评价 灾民安置 

分 类 号:X82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U352.1[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