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的微环境研究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严英[1] 陆丽明[2] 周伟生[2]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广州510405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广州510405

出  处:《生殖与避孕》2009年第11期746-749,共4页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

基  金: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基金项目(项目号:2007BAI20B011);广东省科技厅课题基金项目(项目号:63026;63029)

摘  要:输卵管微环境含有特异性蛋白质、细胞因子、黏附因子、酶等多种物质。特异性蛋白质包括OGP和输卵管素。OGP可提高精子的存活率和活力,参与精子的获能和顶体反应,也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标志物。同源的输卵管素可增强精子与透明带的结合,而异源的则相反起抑制作用。细胞因子包括LIF、gp130、TNF-α、IL-6。LIF与gp130两者在胚胎的植入、蜕膜化、胎盘的形成和胎儿的发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TNF-α与IL-6在防止病原体集居的同时,也促进了炎症反应,造成了输卵管局部组织损伤。黏附因子介导细胞间的黏附和信号转导,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死亡。输卵管微环境物质可作为输卵管相关疾病或病变程度检测的标志物,可作为介入治疗药物的选取及分量参考依据,有望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

关 键 词:输卵管 微环境 生理病理 

分 类 号:R71[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