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再喜[1,2]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心 [2]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6期221-225,共5页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 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课题(0806042B);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8YBA113);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古代文学”项目资助(湘教通〔2006〕180)
摘 要:在对柳宗元诗歌传播接受的研究中,人们往往注意到苏轼在理论阐释上的突出贡献,并由此把他作为柳诗的"第一读者"。事实上,苏轼居于柳诗"第一读者"的地位,其作用还表现在:其一,他作为一个具有崇高地位的诗人,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开始全方位地学习模仿柳诗,给后世读者树立了榜样,开启了大规模接受柳诗的风气;其二,他高超的接受艺术常给后人以启迪,使后世读者在接受柳诗时,又能够从苏诗那里吸收丰富的艺术营养。因此,我们应该较全面地理解苏轼的"第一读者"地位,他是柳诗接受史上第一位重要理论的阐释者、大规模接受风气的开启者和成功的接受艺术的启迪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8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