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8
出 处:《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9年第6期653-65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Medicine and Protection
基 金:国家科技部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ZZ200809);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J09001-007)
摘 要:国际核规范委员会(NRC)规定^235U含量小于0.72%的铀为贫铀(depleted uranium,DU),它是将天然铀经过提炼浓缩铀(235U)之后的剩余产物。贫铀武器的研制已有30多年的历史,自美军在海湾战争中首次使用贫铀弹以来,贫铀对人体的危害就开始受到关注,随后出现的“海湾战争综合征”和“巴尔干综合征”,更增强了人们对贫铀的重视。由于贫铀良好的穿透性和原料的廉价性,美英在随后的科索沃、塞尔维亚和阿富汗战争中继续使用贫铀武器,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拥有贫铀武器。
关 键 词:贫铀损伤 生物学效应 海湾战争综合征 贫铀武器 巴尔干综合征 ^235U 阿富汗战争 塞尔维亚
分 类 号:R144[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