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先秦至北宋秦晋地域共同体的形成及其“铰合”机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安介生[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出  处:《人文杂志》2010年第1期144-153,共10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前现代中国治边实践与边陲的社会历史变迁(代码为2007JJD77009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先秦至北宋,秦晋两地形成了密切而复杂的地域关系,古文献中的"秦、晋"并称,正是这种地域关系的体现。本文认为:事实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秦晋之间的地域人群关系已经上升至地域共同体的高度,而这种地域共同体的形成与维系,取决于由一种特殊的"铰合"机制的持续作用。这种"铰合"机制的构成,涉及历史渊源、地域毗邻、交通往来、政区建置、人口迁移以及由之衍生而出的文化共同性等等多种复杂的因素,其中政区建置与人口迁徙是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要素。认识与研究这种"铰合"机制,对于深入了解历史时期秦晋地域关系的内在脉络是必不可少的。

关 键 词:秦晋 地域关系 地域共同体绞合机制 

分 类 号:K928.46[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