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信真[1] 李玄英[2] 严兴福[1] 梁敏[1]
机构地区:[1]海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海口市570311 [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市100000
出 处:《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第1期116-118,共3页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早期脑保护作用。方法:30例急性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依达拉奉组。B组使用与A组同样药物异丙酚维持静脉麻醉,在手术切皮时开始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mg,30min内输注完毕。在麻醉诱导前(T1),麻醉后(T2),手术切皮时(T3),手术开始后1h(T4),2h(T5),手术结束后24h(T6)各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SOD、MDA、NOS。结果:SOD活性测定两组在T4、T5、T6相比,B组高于A组(P<0.05),与T1相比,A组在T3、T5、T6增加明显(P<0.05),B组在T3、T4、T5、T6增加明显(P<0.05)。MDA含量测定B组在T6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在T4、T5、T6比T1下降明显(P<0.05)。NOS活力测定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T1相比在T4、T5、T6降低明显(P<0.05)。结论:在急性颅脑开颅血肿清除术中,依达拉奉作为氧自由基清除剂使用安全有效,对早期脑保护有积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