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邓南伟[1] 戚秀卿[1] 罗明[1] 邹颂海[1] 马文林 黄卫斌 邓兵[1] 徐文渊[1] 蒋金法[1] 徐文俊[1] 于德华[1] 方美菊[1] 顾惠琴
出 处:《上海医药》1998年第8期28-32,共5页Shanghai Medical & Pharmaceutical Journal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培哚普利对心衰患者进行慢性或急性治疗后的神经激素、血管内皮功能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伴随的临床和急性血流动力学作用。选择77例心衰患者,其中35例在口服利尿剂和地高辛常规治疗抗心衰的基础上加服培哚普利4mg/d,治疗6个月后进行自身对照比较;32例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10例口服单剂培哚普利4mg后进行24小时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Ⅱ和心房肽治疗后有极其明显的下降,血管肾素活性有极明显的升高,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也有极明显的下降,上述变化在对照组未见到。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提示培哚普利可恢复自主性平衡和自主性调节功能。治疗组患者平均运动耐量明显增加,室壁活动指数、心衰记分和心胸比例均有明显下降或缩小,心功能分级也明显改善。口服单剂培哚普利后平均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明显下降,而心排指数明显上升,无一例发生症状性低血压,24小时神经激素测定可见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显著下降,提示培哚普利有良好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且具良好耐受性,是老年中重度患者首选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分 类 号:R541.605[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