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遇春[1]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127-133,共7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自从"文革"中公开发表小说以来,直至90年代初《白鹿原》面世,陈忠实的小说创作经历过三次叙述形态的嬗变。新时期伊始,陈忠实试图剥离既定的革命叙述成规的拘囿,但他这时期采用的"政治—人格"叙述和"政治—人性"叙述实际上与早年的革命叙述成规之间似断实连,既有延续也有突破。1982年以后,陈忠实开始新一轮的精神剥离,他转向了"社会—个性"和"文化—国民性"两种启蒙叙述形态。而1985年以后,陈忠实终于越过经典的启蒙叙述,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心理结构"视角的新叙述形态。通过深入解剖人物的文化心理结构,揭示其平衡与颠覆的心理嬗变,陈忠实在继承国民性批判的现代性叙述的同时,更多地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探寻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思。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