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与经济私有化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勇勤[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第1期32-37,共6页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中国经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资助项目成果之一

摘  要:现时中国,就业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都可以成为经济活动的投资主体。有效劳动时间反映的是效率,给定劳动量,也就给定了用工数量。需要区分用机器导致的裁员与减工资导致的解雇。要区别滞销和滞胀,政府可以采用新办法来解决两难博弈。通过举例分析,说明国有经济增加就业是可行的。依靠国有经济降低失业率就不能搞经济私有化。可以考虑在国有经济实行工作—工资分出规则。这既涉及考验政府实力,又要发挥舆论导向对观念形成的影响作用。实行工作—工资分出规则需要有共同生存观念的支撑。

关 键 词:就业 政府 国有经济 工作-工资分出规则 经济私有化 

分 类 号:F014.2[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