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勇勤[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第1期32-37,共6页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中国经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资助项目成果之一
摘 要:现时中国,就业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都可以成为经济活动的投资主体。有效劳动时间反映的是效率,给定劳动量,也就给定了用工数量。需要区分用机器导致的裁员与减工资导致的解雇。要区别滞销和滞胀,政府可以采用新办法来解决两难博弈。通过举例分析,说明国有经济增加就业是可行的。依靠国有经济降低失业率就不能搞经济私有化。可以考虑在国有经济实行工作—工资分出规则。这既涉及考验政府实力,又要发挥舆论导向对观念形成的影响作用。实行工作—工资分出规则需要有共同生存观念的支撑。
关 键 词:就业 政府 国有经济 工作-工资分出规则 经济私有化
分 类 号:F014.2[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