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儿术中肢体静脉输液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美英[1] 张美霞[1]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呼和浩特010030

出  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年第2期60-61,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

摘  要:骨科收治的患儿四肢骨折或四肢病变的占90%以上(其中单一肢体损伤占70%,双肢体占25%),手术时可供选择静脉肢体受限,这就要求穿刺的成功率,并在围手术期保护好静脉。加之目前小儿麻醉多采用氯胺酮诱导麻醉,氯胺酮诱导麻醉可使患儿肌力增加,术中可能有颈部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H反射(脊髓传入反射)亢进。四肢出现异常运动或不自主活动,这种现象被称为类倔强状态或僵住状态,此系氯胺酮麻醉的特征。此特征对液体管理造成一定困难,鉴于以上问题,在工作中通过不断探索,

关 键 词:肢体损伤 静脉输液 固定方法 患儿 骨科 氯胺酮麻醉 四肢骨折 围手术期 

分 类 号:R472[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