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古贤[1] 陈晶[2] 李晓波[3] 刘瑞珣[4]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2]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北京100871 [3]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北京100037 [4]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100871
出 处:《科学通报》1998年第24期2590-2602,共13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科委基础研究特别支持项目(国科高字[1994]83号);国家计委科技找矿(JG9471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572149);"攀登"计划(95-预-39)资助项目
摘 要:基于“构造影响静水压力”研究指出,地壳中应力场T可以看成由静水压力P和差应力σ的复合,静水压力是由重力引起的静水压力和构造附加静水压力两者叠合而成,而不仅仅是来自上覆岩石的总重量.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在各构造带中是不同的,因而是造成局部静水压力不均匀的主要因素.所建立的“成岩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测算”,即先从总压力中消除构造附加静水压力之后再测算上覆岩石厚度的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大别地区英山县含柯石英榴辉岩、石英榴辉岩及石榴角闪岩中石榴子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塑性变形的三类岩石中,石榴子石的超微构造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含柯石英榴辉岩中的石榴子石位错密度比角闪岩中者低.用石榴子石位错密度估算了相对差异应力值,并讨论了在超高压榴辉岩形成和退变质过程中各阶段的变质条件.根据石榴子石位错密度测定的差异应力,结合石榴子石的变形测量,恢复构造三维主应力及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值,从柯石英相转变压力中消除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值之后,利用单纯由重力引起的静水压力值换算上覆岩石重力和厚度,获得大别超高压变质带含柯石英榴辉岩形成深度为≥32.09~32.106km,提出该含柯石英榴辉岩是在这一地壳深处(或稍深一些)受强烈构造作用而形成的新认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13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