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鲁丽[1] 吴洋[1] 周唯践[1] 狄鹏桃[1] 刘维超[1]
出 处:《新中医》2010年第2期37-38,共2页New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云南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编号:2006XFX02)
摘 要: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证候分布相关因素。方法:研究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舌脉与类风湿因子、关节肿痛、关节畸形之间的关系。结果:寒湿痹阻以舌淡或淡红多见,分别为60.0%与33.0%;湿热痹阻以舌红多见(71.9%);肾气虚寒以舌淡多见(69.0%);肝肾阴虚以舌淡红或红多见,分别为52.6%与36.8%;痰瘀痹阻以淡瘀舌或青舌多见,分别为38.1%与23.8%。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舌象多表现为所感邪气的性质及体质差异的征象。寒湿痹阻以苔白、白腻或薄白多见,分别为36.0%、19.0%与19.0%;湿热痹阻以苔黄腻多见(25.0%),肾气虚寒以苔白多见(48.3%),肝肾阴虚以苔白多见(31.6%),痰瘀痹阻以苔白多见(47.6%)。提示本病患者的舌苔与其所感邪气性质有关。寒湿痹阻以脉细弦、细滑及沉细多见,分别为29.0%、13.0%与13.0%;湿热痹阻以脉细弦、脉细多见,分别为21.9%与18.8%;肾气虚寒以脉细弦及脉细多见,均为24.1%;肝肾阴虚以脉细弦多见(31.6%);痰瘀痹阻以脉沉细多见(47.6%)。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舌脉象主症与中医痹证虚实夹杂的证候特征相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