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板顺序及洗涤模式对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志辉[1] 葛秀君[2] 朱海龙[1]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405 [2]广东药学院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310

出  处:《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第1期51-52,共2页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摘  要:目的:对24/20型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的工作表及洗涤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寻求最佳工作模式以提高乙型肝炎标志物的检测效率。方法:根据我科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的工作量设计工作表,选择400份临床患者血清,通过固定孵育温度、反应时间、显色时间等参数不变,采用不同洗涤模式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最终确定优化的洗涤模式;采用该模式检测不同浓度的乙肝表面抗原质控血清20次,并通过与手工法比较,验证优化后模式的灵敏度与重复性。结果:(1)优化后设计的工作表适合90~360份不同容量的标本检测;(2)优化后的洗涤模式为:底部洗板体积340μl,洗板次数4次,底部扫洗体积200μl,连续洗涤体积300μl;(3)优化后的洗涤模式检测不同浓度的乙肝表面抗原质控血清,S/CO均值略高于手工法,而CV值略低于手工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后的检测模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效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 键 词: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 乙肝标志物 检测效率 

分 类 号:R446[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