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矿区废弃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3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丽[1] 梦丽[1] 张金池[1] 张小庆[1] 李玥[1] 王如岩[1] 张波[1]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出  处:《中国水土保持》2010年第3期54-58,共5页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基  金: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破坏山体植被恢复长期维持技术引进"(2008-4-40)

摘  要:以南京幕府山矿区废弃地5种植被恢复模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结构和土壤水分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长江下游地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混交林、阔叶纯林、针叶纯林、乔灌混交林和灌木林5种植被恢复模式林地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量指标均优于对照地,土壤质量明显改善,持蓄水分和调节水分的潜在能力明显提高。其中阔叶混交林土壤结构特性最好,对水分的贮蓄和调节能力最强,其次是乔灌混交林及阔叶纯林,针叶纯林稍差,灌木林最差。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林地土壤水分物理特征与其土壤水分变化和持排水性能密切相关。在以后植被恢复过程中应加强混交林营建,在树种选择上适当增加有利于改善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树种。

关 键 词:植被恢复模式 矿区废弃地 土壤水分 土壤孔隙度 幕府山矿区 南京 

分 类 号:S152.7[农业科学—土壤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