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单仁飞[1] 寻华音[1] 崔可[1] 徐颖鹤[1] 

机构地区:[1]浙江省台州医院ICU,浙江省台州317000

出  处:《中国基层医药》2010年第3期375-376,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rimary Medicine and Pharmacy

摘  要:目的观察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ARDS患者,30例患者采用BIPAP模式(BiPAP组),另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容量控制性通气(VCV组)。比较两种机械通气模式对ARDS患者最终死亡率、呼吸力学、并发症、治疗过程中镇静剂的应用情况以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等各方面的影响。结果BiPAP组和VCV组的死亡率分别是30%、37%,气胸发生率分别是0.3%,机械通气时间分别是(12.8±2.8)d、(17.4±3.0)d,镇静剂用量分别是(774.6±74.7)mg、(895.5±90.5)mg,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是43%、57%。结论BiPAP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镇静剂的用量,能明显改善人机协调性。

关 键 词:呼吸 人工 呼吸窘迫综合征 

分 类 号:R563[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