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历史沉思及其在中国的实现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蒋南平[1] 帅晓林[1] 

机构地区:[1]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74

出  处:《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38-42,共5页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摘  要:一百多年来,马克思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始终是"经济学之谜"。近年来学者们对此提出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及其他资料公有加个人所有制论"、"共同占有的社会所有制论"、"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不分离的个人所有制论"以及"泛化的个人所有制论"均有重大商榷之处。应当从时代发展的全面性、"个人所有制"内涵的全面性、原文译法的全面性、研究方法的全面性、实践过程的全面性出发,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所指的"个人所有制",是与公有制紧密联系的、动态的、实践的"个人所有制",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形成的局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消费品个人所有制"。我国已经具有实现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时空条件及实践条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重建个人所有制"。

关 键 词:马克思 重建个人所有制 中国改革 

分 类 号:F030[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