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陵合[1]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 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08-115,共8页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S03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6JA770002)
摘 要:"联美"是清政府在20世纪初年实现均势外交、制造列强在华互相制衡局面的重要外交理念之一,与东北有关的外债问题是实现联美政策的主要工具。东北地方官员和一些朝廷要员希望引进美国资金,在东北修建一条铁路,以促进东北的经济发展,同时削弱日俄在东北的势力。舆论界对这一策略纷纷发表评论,建言献策。但舆论界在关注、讨论联美问题时,对俄日的抨击构成联美舆论的实质性指向,显现朝野间在外交理念上的差异,难以形成互相支撑的格局。其本质原因是晚清时期的公共舆论在更大程度上是政治精英对现实政治的评断,没有与社会共众的切身利益产生直接联结,难以形成社会凝聚功能。在这一案例中,关于联美外交的舆论回应既是中国近代舆论与外交互动的起点,也是一种舆论与外交关系的常态形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