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与新时期文学语言比较论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卫中[1] 

机构地区:[1]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出  处:《兰州学刊》2010年第3期163-165,共3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项目号:04BZW04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五四"与新时期是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成就最大的两个时期,二者之间很难做出孰优孰劣的判断。但"五四"时期,汉语刚刚经历剧烈的语言转型,难免有粗糙、混杂之弊。新时期的文学语言有两个明显进步:首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融合与协调,汉语克服了早期语言的混杂与生涩,充分显示了融合与成熟。其次,与现代30年文学语言整体的朴素与平实相比,莫言、苏童、林白等作家创造了绚烂与富丽等多种语言风格。

关 键 词:“五四” 新时期 文学语言 进步与超越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