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邵明[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 处:《江海学刊》2010年第2期5-12,共8页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摘 要:关于周围的事物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心灵主义(或心理主义)可以说是一种最古老的哲学解释方式。而自近代以来的自然主义在抨击形而上学的同时,始终有贬低甚至抛弃心灵主义的那种强调心灵或理智的主体努力的涵义的倾向。这种倾向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哲学对人与自然的状况进行自觉反思的功能。针对奎因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对传统的心灵主义所做的批判,可以提出对自然主义的反批判:一方面,经验科学本身并不必然地赋予自然主义观念以有效性;另一方面,"真"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和经验知识的真并不是唯一的或严格的标准。自然科学的解释模式被唯一化和神圣化,会导致人与自然之间仅仅被看作是因果系列的物物关系,这造成哲学上对人类命运的麻木和漠视,因此绝非是健康的理论倾向。这种"科学的"哲学神话应该引起人们特别的警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2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