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陆济璞[1,2] 唐娟红[1] 张能[1] 唐专红[1]
机构地区:[1]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广西桂林541003 [2]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出 处:《中国科技成果》2010年第5期40-44,共5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5万查多岗日区域地质调查成果(200313000012).
摘 要:红脊山构造混杂岩带分布于羌北陆块与羌南陆块之间的北西-南东向构造带,构造变形复杂,至少可以识别出伸展、挤压和走滑3期脆-韧性变形作用,高压变质作用发生于挤压变形期,形成了典型的低温高压变质矿物蓝闪石、硬柱石等组合。蓝闪石的^40Ar-^39Ar法年龄为215.2±3Ma,可以代表高压变质作用的时代。说明构造混杂岩带及高压变质带是红脊山地区晚三叠世羌南陆块与羌北陆块俯冲碰撞又快速折返的产物,也是北羌塘地区冈瓦纳板块与欧亚板块最终碰撞拼合的记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