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北京地区温度变化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秦利[1,2] 周鑫[1,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出  处:《科学通报》2010年第6期522-525,共4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73010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编号:KZCX2-YW-117)资助项目

摘  要: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均起到作用,但各自的可能贡献量及温度变化的区域差异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北京石花洞石笋重建的过去2650年5~8月平均温度的时间序列,用奇异谱方法(SSA)探讨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北京地区5~8月温度变化的可能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在自然因素驱动下,150年来北京5~8月温度应为总体降低趋势,估计1870~2000AD期间的线性降幅为(0.45±0.84)℃,石笋和器测记录显示的实际线性增长幅度约为1.08℃.结果同时显示,从约1870AD起,人类活动开始对北京地区温度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并在1915AD前后进一步加强.估计到2000AD,人类活动导致北京地区的暖季温度比应有的自然变化趋势高出约(1.53±0.84)℃.

关 键 词:全球变暖 石笋 奇异谱分析 人类活动 

分 类 号:P467[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