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刮片6070例病原菌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彩 

机构地区:[1]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妇产科,671000

出  处:《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第10期108-109,共2页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摘  要:目的分析妇科门诊宫颈刮片病原菌感染的情况,探讨宫颈脱落细胞学核异质改变与所感染病原菌的相关性。方法对大理州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妇科门诊行宫颈刮片检查6070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滴虫感染的142例(2.34%),假丝酵母菌感染334例(5.50%),淋球菌感染7例(0.115%),巴氏三级及其以上者254例(4.18%),同时合并滴虫感染的30例(11.81%),其中巴氏四级2例(占合并阴道毛滴虫感染的0.08%),巴氏五级1例(占合并阴道毛滴虫感染的0.04%)。结论宫颈细胞核异质改变与阴道毛滴虫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有阴道毛滴虫感染的患者要早诊断、早治疗,以防炎症反复刺激及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提供机会而导致的宫颈细胞恶变,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宫颈刮片还可以作为诊断宫颈病原菌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易于普及、检查快捷、费用低廉、操作简单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基层医院的妇科门诊。

关 键 词:宫颈刮片 核异质 滴虫 

分 类 号:R71[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