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26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日辉[1] 聂荣华[1] 杨俊波[1] 贺斌[1] 张增旺[1] 胡知朋[1]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襄樊医院胸心外科,湖北省襄樊市441021

出  处:《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第4期623-625,共3页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总结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经验及围术期处理原则。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7月267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男145例,女122例,年龄20~74岁(50.8±11.1)岁。单纯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MVR)96例、生物瓣置换术1例;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AVR)69例、生物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机械瓣置换术(BVR)91例;二尖瓣三尖瓣联合机械瓣置换术(MVR+TVR)2例;三尖瓣置换术(TVR)1例;带瓣升主动脉置换加冠状动脉移植术(Bentall)6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45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LAT)34例,左心房折叠术(LAP)1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0例。结果:围术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9.36%:严重心律失常10例(3.75%)、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7例(2.62%)、低氧血症3例(1.12%)、肺部感染2例(0.75%)、肾功能不全2例(0.75%)、肝功能不全1例(0.38%)。早期死亡5例(1.87%),死亡原因为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肾功能衰竭1例、左心室后壁破裂1例、心肌风湿复发并瓣周漏1例。电话、门诊随访235例,随访时间1~54个月,心功能(NYHA)Ⅰ级51例、Ⅱ级164例、Ⅲ级19例、Ⅳ级1例。结论:加强围术期处理,选择适当手术时机,良好术中心肌保护,改进手术方法是提高人工瓣膜置换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围术期 

分 类 号:R654.2[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