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工艺制备的复方黄芪有效部位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产生胶原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玉凤[1] 张霄翔[2] 陈敏珠[3]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学院中药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8 [2]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09 [3]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合肥230031

出  处:《中药材》2010年第1期100-102,共3页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摘  要:目的:研究复方混合提取工艺和单味药提取工艺制备的黄芪总苷(ATS)、黄芪多糖(APS)、丹参总酚酸(TSA)和总丹参酮(TTS)对肝星状细胞(HSC)的抑制作用,考察不同制备工艺对相同有效部位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刺激HSC,用[3H]-TdR和[3H]-Proline掺入法分别检测其增殖和胶原合成的活性。结果:以增殖抑制率为指标时,单提工艺制备的ATS、TSA、TTS的效价强度分别是混提工艺ATS、TSA、TTS的1.05、1.16和1.14倍,而以胶原抑制率为指标时,效价强度则分别是0.97、1.27、1.03倍。结论:两种工艺制备的相同有效部位基本等效。

关 键 词:丹参 黄芪 有效部位 肝星状细胞 

分 类 号:R285.5[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