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义平[1]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32-138,共7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铁路与近代华北区域社会变动研究"(课题编号:NCET-06-0223)成果之一
摘 要:1906至1937年间的中原地区,铁路兴起并迅速形成了交通运输网络。随着铁路运输网络的建成,中原地区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的区位优势得以彰显,某些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的品种改良或新种引进首先在这些地区试种并推广。铁路运输以其独特的优势不仅加快了中原地区与通商口岸间经贸交流的进程,也推动了该地区农经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中原地区农业作物的种植结构、生产方式、贸易形式等也由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传统生产方式和自然经济等因素依然存在,使得近代中原地区农业经济所面临的发展问题过于复杂,绝非仅靠运输条件的改善便可彻底解决;铁路所能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及最终结果,还要依赖此经济区内其他相关领域的有力支持与积极配合方可实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3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