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金晓敏[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外语学院
出 处:《考试周刊》2010年第14期193-195,共3页
摘 要:民族精神能够使中华民族从没落之中振拔出来,凝聚出无比的亲和力和奋斗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它则是中国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那么,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应该怎样去阅读和理解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民族之根.虽然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中国要成为经济强国,物质文明仍需占据其发展的主导地位,但是这种发展只有在强势的主体文化不被动摇的环境下才能保证其正确的方向性:(2)民族之恨,民族精神与历史是紧密相连的,我们需要把民族精神放进历史的框架中去理解,才能更好地将它在新时代一以贯之:(3)民族自信.中国的崛起虽然在现阶段下仍局限于经济领域,但是业已取得的成功却能让我们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加自信一点;(4)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魄力,中国要保证其在世界格局中的领导地位屹然不倒。不仅仅要拥有在经济领域的硬实力,更重要的是让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融入世界.成为世界性的文化大国,以自信的姿态与世界沟通。
关 键 词:民族精神 民族之根 民族之恨 民族自信 民族魄力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