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犯案件中被告人品格证据的本土化研究——基于法律逻辑学之模糊理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白静[1] 

机构地区:[1]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出  处:《法制与经济》2010年第6期19-20,共2页

摘  要:模糊理论是为了使研究问题更精确、更科学,并非陷入不可知论;而且是在近乎可以控制的模糊程度追求相对精确。根据模糊进行推理,可知在性犯罪案件中,有性犯罪前科或者性倾向这种品格证据的被告人更愿意犯罪,因而更可能犯下正在被审判的性侵犯罪行,这使得品格证据在性侵犯案件中具有了相当程度的相关性,从而为性侵犯案件取证难问题找到了一条出路。

关 键 词:模糊 精确 品格证据 性侵犯 

分 类 号:D90-051[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D915.3[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