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怀玲[1]
出 处:《四川中医》2010年第4期87-89,共3页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祛瘀镇痛合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EM)引发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动物实验结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80例EM引发痛经的患者分为中药组(40例)和西药组(40例),治疗3个月,观察用药期间和停药后6个月痛经消失情况,同时妇查及盆腔彩超观察盆腔触痛性结节及巧克力囊肿的消散情况。动物实验:手术建立SD大鼠EM模型,予祛瘀镇痛合剂治疗,并与西药米非司酮对照。结果:中药组临床治愈率55%,总有效率97.5%;西药组临床治愈率35%,总有效率90%。动物实验表明:祛瘀镇痛合剂能调节EM大鼠血浆PGE2、6-酮-PGF1α水平,与米非司酮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祛瘀镇痛合剂能够缓解血管的痉挛和收缩,抑制血小板凝聚并扩张血管,改善盆腔血循环,缓解局部组织的血瘀状态,减轻疼痛,从而达到治疗ΕΜ的目的。调节ΕΜ血浆ΡGE2、6-酮-PGF1α水平是祛瘀镇痛合剂治疗ΕΜ的机理之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6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