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治理机制及其失灵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托[1] 李金珊[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出  处:《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58-62,共5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Ningbo Municipal Committe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09CZZ024)

摘  要:治理不善限制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合作社的性质决定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建立一个良好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治理,需要在遵循合作社性质的前提下,处理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民主控制与专业化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成本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成员与董事之间的委托代理机制,因而这一委托代理机制也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最重要的治理机制。由于其合作社性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委托代理机制存在诸多缺陷。

关 键 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治理 委托代理 

分 类 号:F832.35[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